小儿破伤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被俘的罗兰森夫人z2wysrnx [复制链接]

1#
咨询白癜风治疗

被俘的罗兰森夫人


是的,如今流传的感恩节故事更像是一个一厢情愿的美好想法,而不是历史。1675年6月20日,当年万帕诺亚格部落老酋长已经死去,其儿子新酋长梅塔科迈特,也即英国殖民者所说的菲利普国王,对英国殖民者发动了第一次袭击,清教徒历史上最重大的事情菲利普国王战争爆发,其直接原因是朴茨茅斯英国殖民者对三位万帕诺亚格部落的印第安人的死刑判决,但实际上可以看做是万帕诺亚格部落对日益扩张的英国殖民者的一次反击,因为这个时候,这些印第安人已经很难在自己的土地上生存下去了。这场战争持续了一年多,英国殖民者大约有1200栋房子被烧毁,约600人死去;印第安人约死去3000人,而其中最著名的受害者可以说就是玛丽?罗兰森夫人。若没有菲利普战争,罗兰森夫人无疑会在默默无闻中度过她的一生。对于她的生平,除开其自述被俘的11个星期零5天外,大多是推测。1676年2月10日,她的村庄遭到印第安人袭击,她的房子被烧毁,她和她的三个孩子,以及她妹妹和她妹妹的孩子都被抓走。5月,罗兰森夫人以20英镑被赎回。和当时绝大多数清教徒妇女一样,罗兰森夫人只接受过有限的教育,她被赎回之后写的《玛丽?罗兰森的被俘与被释》(ryRowlandson)是其唯一的文字,却显示出惊人的作家天分。罗兰森夫人讲述了自己被俘期间,随着万帕诺亚格部落的20次搬迁。他们不再是一开始罗兰森所称呼的“野蛮的生物”,“毫无怜悯心的异教徒”,而是有其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即便是她主人的三位妻子,在其眼里,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她甚至将其中一人看作是印第安人“好朋友”。最让人赞叹的是罗兰森夫人对印第安人生活细节的描述。即便是在战争期间,在这个被外人视为野蛮落后的部落里,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平等交易和诚信,这正是罗兰森夫人得以幸存下来的主要原因:她给印第安人编织苏格兰长袜和做衣服,换取维持生命的食物。如罗兰森给菲利普国王的儿子做了一件衬衣,菲利普国王给了她一先令。罗兰森将这一先令交给她的主人,但他的主人让她自己留着。于是罗兰森用这一先令买了一块马肉。之后,她又给菲利普国王的儿子做了一顶帽子,为此,菲利普国王请她吃晚餐,给了她一块两个指头大的薄烤饼。最后,印第安人问罗兰森夫人她的丈夫能付多少赎金,罗兰森夫人冒险说了20英镑。结果印第安人立马送信到波士顿,需要20英镑。除开有一次她的女主人逼迫罗兰森夫人将她身上的围裙给她,大致来说,罗兰森夫人在被俘期间,基本没有受到虐待,但其遭遇,至今读来依然震惊。在袭击中受伤的女儿、6岁的玛丽在她的怀里去世,只能匆匆埋在一个山头。在当时,饥饿已经开始袭击印第安部落了,55年前布莱福特描述的第一次感恩节时仓禀实、衣食足的景象不复存在。这些印第安人主要靠从树林里采集来的野花生、坚果、草根、野豌豆等为生,即便是路边一块长满蛆的动物关节骨头,他们也会捡起来煮汤吃。与他们相比,罗兰森夫人境况更惨,有时什么吃的都没有,有时仅仅是几粒野花生,甚至是带血的马肝。正是这些丰富的细节,让罗兰森夫人的书在1682年首次在美国麻省剑桥出版后,立即卖出超过一千册;之后,又在英国出版,同样立即成为畅销书;到1800年的时候,已经出版15版,被视为“美国早期文学经典”、“美国小说的先驱”和“被俘叙事的代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