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大河报」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郑超
筑牢免疫屏障,守护全民健康安全。自我省10月底全面开展3~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后,目前,第二针新冠疫苗的集中接种正在进行。
经过第一针的“洗礼”后,“祖国的花朵”又有怎样的表现?
12月10日中午1点,大河报·豫视频医院21世纪门诊部,直播萌娃第二针接种现场,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答疑解惑。
此次直播,持续近2个小时,在大河报·豫视频官方新媒体平台和河南疾控官方抖音账号同步直播,共计近20万人次在线观看。
河南3-11岁人群,第一针剂接种人数将近万人
现场,郑州世纪先锋学校的学生,正在家长的陪同下有序排队接种。有了第一次的接种经验,大多数学生表现得比较淡定。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副主任医师张明瑜介绍,截至目前,我省3-11岁人群中,接种新冠疫苗第一针的人数已将近万人。
为了稳妥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省疾控中心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每日接种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实时动态监测接种进度,以保障疫苗的采购、供应、分发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同时,为了规范新冠疫苗接种操作,保障接种安全,进行逐级接种实施方案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原则,落实预防接种规范的相关要求。
此外,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社会动员,通过受众广、传播快的各种新媒体平台,普及疫苗接种知识,提高公众接种的依从性。
“没有接种疫苗就是易感者,如同上战场没有穿铠甲。”张明瑜表示,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病毒也在不断变异,在知情、自愿、同意的原则下,呼吁家长尽快带孩子完成疫苗接种,建立群体免疫屏障。
孩子接种疫苗之后会咳嗽?专家回应:疫苗“背锅”了
“为什么我家孩子接种完疫苗,出现咳嗽的症状?这是怎么回事?”接种现场,有些家长提出疑问。
医院21世纪预防接种门诊负责人赵荷苹解释说,疫苗在这个时期“背锅”了。
具体来说,秋冬季本来就是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比较高的时期,会出现咳嗽、流鼻涕、甚至低热等症状,家长误以为是孩子接种疫苗导致的,这是一场误会。
“疫苗不可能造成孩子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家长们要科学认知疫苗,新冠疫苗作为灭活疫苗,安全系数是值得信赖的,家长不要过度焦虑和脑补。”同时,赵荷苹提醒,如果孩子一旦出现咳嗽等症状,家长可以给孩子对症处理,用药不会影响疫苗效果。
新冠疫苗接种的热点问题解答
1.儿童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吗?
世界卫生组织监测数据显示,儿童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占比逐渐增加。Del-ta变异株使儿童新冠病例猛增,且一旦感染,重症率为1%,病死率为0.01%,重症率和死亡率的增长已严重威胁儿童生命与健康。近期儿童感染者的增加可能成为新冠病毒社区传播的一个重要传染源。
2.适合3~11岁儿童的新冠病毒疫苗有哪些?
本次3~11岁人群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用于该年龄段人群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目前可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所(含其委托分装、包装的其他企业生产的疫苗)、中国生物武汉所和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使用的疫苗剂量、免疫程序与12岁以上年龄段人群完全一样。
3.打了第一针后,忘打第二针,怎么补种?
补种时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完成相应剂次即可。补种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新冠病毒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补种。目前暂时不建议使用不同种类的新冠病毒疫苗对儿童混合接种或补种。
4.哪些孩子不能接种?
(1)对疫苗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3)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4)经接种工作人员评估,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余情况。
5.可以和其他计划免疫疫苗同时接种吗?
我国建议暂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14天。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狂犬病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