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模式开启,有些同学在充电借此提高自己,有些同学做寒假工锻炼自己,还有些同学借此机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有些同学整天刷手机、打游戏,暴饮暴食,打破原先的起居规律,过着“白天不懂夜的黑”的日子,出现“疲劳综合症”“网络综合症”和“电视综合症”,统称为“假期综合症”。是这样
是这样
临近过年,也有些同学“十分郁闷”。亲朋好友的关心加倍来袭,“学习成绩怎么样”“工作找的怎么样”,诸如此类的问题加重心理负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烦躁易怒等负面情绪。一、假期作息不规律怎么办?
睡懒觉、昼夜颠倒……这些所谓的假期“放松”方式会打破我们原本的生活规律。长此以往,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并引发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
1.保证充足但不冗余的睡眠时间。
人体有两个节律维持着人们的清醒状态:一是昼夜节律,即白天相对清醒,晚上相对较困;二是睡眠压力节律,睡眠是压力释放的过程。在这两个规律的支配下,睡够了自然醒来,压力会随着充足的睡眠得到释放,人就会精力十足。
所以,寒假期间希望大家仍能遵循昼夜节律,保持规律、平衡、高质量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循环习惯。
2.按时饮食,保证人体每日摄入营养的均衡配比。
不吃早餐、晚上大补、零食替代正餐充饥,这些做法很容易使胃肠受伤。寒假期间,大家也应保证规律的饮食,使自己的身体真正得到休息,为工作和学习生活储备充足的精力。
3.坚持适量运动。
疫情期间,大家可以选择跳绳、瑜伽、太极、健身操等运动方式。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也可以到人流较少的小区、公园进行适当户外活动,每天有规律的运动,锻炼体质,愉悦心情!
二、假期感到孤独怎么办?
受疫情影响,今年寒假大家不能像往常那样,和家乡的好友常常面对面线下聚会玩乐,春节也会因疫情的影响变得没那么有年味,这种情况影响下,部分人会倍感孤独。
1、与朋友进行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