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浙江省启动“吸入式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新型的“吸入式新冠疫苗”和此前肌肉注射的疫苗有什么区别?安全性、效果如何?
第一问:“吸入式新冠疫苗”与以往注射型的新冠疫苗有何区别?
“吸入式新冠疫苗”,即吸入用重组新冠病*疫苗(5型腺病*载体)。这种“吸入式”的新冠疫苗采用基因重组腺病*载体工艺,在不改变疫苗成分的基础上,将疫苗雾化成气溶胶,通过吸入的方式进行接种。
与肌肉注射版本相比,“吸入式”版本只是更改了给药途径,制剂配方相同,并且完成接种所需剂量仅为肌肉注射版的20%。
第二问:“吸入式新冠疫苗”的接种过程是什么样的?
在接种过程中,工作人员使用专用的雾化给药装置,将疫苗雾化至雾化杯中,并将雾化杯递给受种者。受种者的吸入步骤可简单概括为三步:呼气、吸气和憋气。
第三问:什么人群适合接种“吸入式新冠疫苗”?
18岁以上完成新冠疫苗基础免疫全程接种(2剂次灭活疫苗或1剂次腺病*载体疫苗)且满6个月,没有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的可以接种。
根据有关疫苗接种工作指引,已经完成加强免疫接种的对象现阶段暂不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免疫,也就是说,接种完新冠疫苗“第三针”的人群不需要接种“吸入式新冠疫苗”。
第四问:接种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接种后应在现场留观至少30分钟;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
常见的全身不良反应包括疲劳、头痛、发热、口干和咽喉肿等症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根据《新冠病*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其他疫苗与新冠病*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疫苗的接种间隔。
第五问:“吸入式新冠疫苗”会影响核酸检测结果吗?
不会。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的核酸检测相关指南,新冠病*核酸检测的主要位点是新冠病*基因组中的开放读码框1ab(ORF1ab)和核衣壳蛋白(N蛋白)。而吸入用重组新冠病*疫苗(5型腺病*载体)因不含新冠病*成分,因此既不会导致疫苗雾化时周围环境中核酸检测假阳性,也不会影响接种者在接种后的核酸检测结果。
原标题:《浙江已启动接种,五问“吸入式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