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9/20 20:34:00
1、论冷兵器之王的中国古代与破伤风历史上,热兵器出现才不过年,而冷兵器却有年之久,常说“十八般武艺”,说的就是“十八般兵器”。《水浒传》里头写道:“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叉。”《水浒传》版海报练武之人自然少不了受伤,兵刃之伤,就叫做“金创”,或者“金疮”——金属利器所致的开放性损伤。所以武侠小说中常常出现的“金创药”其实也是真实存在的。史料记载,有一本前汉古书叫做《金创疭瘛方》,啥叫“疭瘛”(zòngchì)呢?疭瘛指的是一种症状,“病状手足痉挛”,即肌张力增高、肌紧张、抽搐。那么“金创疭瘛”自然是说遭受开放性损伤后出现痉挛、抽搐等症状,这很可能就是我们今天所认识的破伤风感染,而《金创疭瘛方》就是记载古人如何治疗破伤风的医书。然而该书亡佚,没有流传下来。到了隋朝时代,对伤后症状有了更多认识,《诸病源候记》就非常细致地把损伤、病因、症状三方面组合到一起来命名疾病,比如“金创中风痉候”——被金属利器损伤后(金创),又遭邪风侵入(中风),导致肌肉痉挛、抽搐(痉)。诸如此类的还有“产后中风痉候”、“腕折中风痉候”等等。基于此,在隋之后的唐朝,“骨伤科大家”蔺道人提出了预防性意见:“……不可见风着水,恐成破伤风。若水与风入脑,成破伤风,则必发头疼,不复可治。”这是第一次有人提出“破伤风”一词。蔺道人及其著作《理伤续断方》可见古人对破伤风的基础认知一直是外伤受邪引起的痉症——从汉朝金创疭瘛,到隋朝金创中风痉候,再到唐代蔺道人首次提出“破伤风”。延续这一历史脉络,宋代王怀隐在《太平圣惠方》中对“破伤风”做出了更为详细的概念性解释,这一病名从此确定下来:“……致身体强直,口噤不开,筋脉拘挛,四肢颤掉,骨髓疼痛,面目喎斜……此皆损伤之处,中于风邪,故名破伤风。”2、破伤风相当于古战场上的生化武器?今天我们当然知道见风着水招致破伤风的想法是错误的。破伤风的罪魁祸首是厌氧菌“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这种厌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沼泽、丛林、田地、粪便等等。破伤风感染状况复杂多变,做一个非常基本的理解,一般情况下,人感染破伤风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遭受外伤后,伤口受到破伤风杆菌的污染;二是伤口形成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繁殖的厌氧环境,例如伤口深,且有坏死组织。由此,病菌侵入人体,繁殖并释放*素,侵袭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元,从而致使患病。想象一下,战场上遭受箭伤、刀伤,再加上硝烟弥漫、泥尘滚打的脏劣环境,以及简陋的医疗卫生条件,岂不正是破伤风大肆“进攻”的好时机?于是,古人虽还没有微生物的概念,但靠着经验,竟也渐渐摸索出一些独特的杀敌技巧。比如古时候战场上就会“铁锅炖屎尿”,美其名曰“金汁”,当敌人架起云梯攻城时,守城的士兵就把大锅煮沸的粪水滚烫浇下。再比如“马上民族”蒙古人擅长骑射,他们就会把箭头藏在收集的马粪中。在古代,粪便确实算是一种最简易取用的*药了,不管是金汁还是箭头抹粪便,杀伤力都是相当巨大的,因为细菌感染致病不可避免,且难以医治。再看看那时候受伤士兵怎么救治呢?像箭伤,伤口一般刺得深,又没什么消*处理,只是上点金创药止血再包扎一下,或者拿烙铁灼烧止血。这样的伤口,简直就是破伤风杆菌的理想环境嘛!中招者多半最后会因为伤口感染而死,能够存活下来的几率小之又小。所以无形之中,古人正利用了破伤风对敌人进行了二次伤害,且几乎就是致命绝招。3、今天的破伤风杀伤力仍然巨大?现代生活中人们已经对粪便敬而远之了,但破伤风杆菌依然到处存在,理论上只要遭受外伤,哪怕被针戳伤,都有感染破伤风的风险。而另一方面,许多人对破伤风预防还没有正确的认识,生活中常常有“一点小伤而已,不碍事”之类的想法,于是也就难免出现这样一些新闻事例——对小伤口敷衍了事,直到破伤风感染的症状医院救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仍然频繁提起破伤风,它不再像古时如此肆虐,但它依然存在,并且对人类的杀伤力依然巨大,而人们在生活中又非常容易对它掉以轻心。破伤风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一旦发展成重症破伤风,往往治疗难度大、费用昂贵、病死率极高。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尤其是老年人和婴幼儿,病死率接近%;即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病死率在全球范围仍为30%~50%。所以直到现在,破伤风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那么生活中要如何彻底杜绝破伤风风险?简单地说,首先应当注意避免外伤,当遭受外伤时,有正确的伤口清创、消*处理等常识,医院做好破伤风预防,尤其当伤口严重,或者感染风险大等情况,应立即就近就医。预防破伤风的最佳方式就是提前预防,定期接种破伤风疫苗。一次破伤风疫苗全程免疫接种的免疫作用长达5~10年,在免疫保护期间,一般受伤都只需要做好伤口处理即可。更专业详细的破伤风预防请阅读:《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指导专家:王传林/医院刘斯/医院陈庆*/医院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专家组本文内容为健康科普,不能作为临床诊断及医疗依据,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