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友QQ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647706.html炎热、雨季、潮湿,这些关于夏季的印象里,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防蚊子,但在过去,人们还会防一种更为有*的动物,那就是蝎子。在我们的语言系统中,蝎子常常和蛇组在一起来加重表达,像成语“蛇蝎心肠”,歇后语“蛇遭蝎子螫——一个更比一个*”,等等。很有意思,连经典动画《葫芦娃》中的两大恶人形象,也是成双入对的蛇精和蝎子精。究其原因,这些创作都和自古以来的民间生活经验、风俗习惯有关。古时民间就盛传“五*”——蝎、蛇、蜈蚣、壁虎、蟾蜍。想必你也还记得,其中蜈蚣和蟾蜍,也正是《葫芦娃》里蛇精和蝎子精的手下。“五*”之所以被百姓特别提名,是因为过去劳动人民主要以务农为生,这五类算是对农家人和农作物祸害最大的动物。每年谷雨时节,春寒潮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谷类农作物生长的同时,“五*”等病虫害也正要进入高繁衍期。于是有些农家为了保丰收平安,会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谷雨贴属于年画的一种,一般刻绘的就是神鸡捉蝎、天师除五*形象或道教神符。再到端午时节,此时北方夏季已进入燥热气候,人易生病,加上更多病虫害繁殖,人易遭咬伤,于是古代北方人就认为此乃“*日”、“恶日”,也在屋内贴五*图,意为驱除五*,使其不再横行。而治五*当中又似乎治蝎子的喊声最响亮,不但民间流传雄鸡治蝎的说法,像有的谷雨贴还附有“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持七星剑,单斩蝎子精”。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人对蝎子尤为深恶痛绝?1、整整大半年,都是蝎子的活跃期这第一个原因和蝎子的习性有关:蝎子的全年活动时间可长达6个月,从4月中下旬一直到11月上旬,才开始慢慢入蛰冬眠;蝎子又比较耐寒、耐热,从40℃至-5℃都能够生存,35~38℃是蝎子活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佳温度。可见蝎子生存适应能力强,从春末开始乃至秋季,都是蝎子的活跃期,如前所述,这基本覆盖了农作物的生长时期——这自然是最膈应农家人。蝎子喜潮怕干,如久旱无雨,会钻到地下约1米深的湿润处躲藏,阴雨天气,地上有积水时,又会爬往高处躲避;蝎子又喜暗怕光,昼伏夜出,多在日落后晚8~11时出来耀武扬威,到翌日凌晨2~3时才回窝栖息。这又使得蝎子总身处在阴暗或隐蔽处,人往往在难以察觉的时刻比如看不清的夜晚会意外遭到蝎子的伤害。2、蝎子的“心肠”究竟能有多狠*?蝎子让人厌恶的第二个原因是:“心肠狠*”。“狠”表现在哪里呢?蝎是肉食性的节肢动物,虽然和蜘蛛长得不像,但两者总归是亲戚,然而蝎子的主食除了昆虫,就是蜘蛛。(蜘蛛: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碰上这么个亲戚……)其实别说蜘蛛了,蝎子甚至连“伴侣”也不会放过,一旦雄蝎完成授精作用,雌蝎就凶相毕露,一口咬死雄蝎作为食物。那蝎子又如何“*”呢?蝎子全身披“铠甲”,其巨大的双螯仿佛两只强大的铁掌,而蝎子腹部较长,尾端有一根与*腺相通的钩形*刺,尾刺高高举起,遇到大型猎物时蜇刺之,注入*液使之麻痹,然后再慢慢吃掉。一般人被蝎子伤害,主要就是被它的尾部蜇伤中*,出现局部疼痛,甚或伴寒热、呕吐、抽搐等全身症状。但蝎子种类不同,*性也不同,*蝎子主要集中在钳蝎纲。蝎蜇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蝎子种类,以及被蜇时注入的*液量。3、如何判断被蝎蜇伤,以及如何应对?蝎蜇伤多见于手、足部,蜇伤处可见有蜇伤斑点,内有*刺钩残留,伤口局部红肿、剧痛,部分可感灼热刺痛、皮肤麻木和瘙痒。多数情况下,数日后会消退,但若严重,可蔓延至整个肢体,出现水疱、血疱,甚至坏死等情况。若发现被蝎蜇伤,蜇伤处仍有*刺残留时,应尽快取出*刺。蝎子释放的*液为酸性,可用肥皂水、3%氨水、5%~10%的碳酸氢钠等碱性溶液冲洗伤口,也可用清水冲洗。蝎*中最致命的有*成分是神经*素,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表现为全身中*反应及神经肌肉。一般发生在被蜇伤1~2小时后,出现胃寒、发热、头晕、头痛、流泪、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口舌麻痹和全身肌肉疼痛,并呈痉挛性疲惫,出现大汗、体温上升或下降、心动过缓、脉搏细弱、抽搐等症状。被蜇伤后2~4小时内症状发展迅速者常预后不良,若不及时救治容易发生死亡。成人被蜇伤后一般不会发生生命危险,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常于伤后2小时内可迅速出现惊厥、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中*身亡。总而言之,蝎子蜇伤是一种意外伤害,起病急,病情变化明显,一旦被蝎蜇伤,应立即就近就医,及时减少和防止*素的吸收和扩散,另外还要注意破伤风的预防。指导专家:王传林/医院刘斯/医院陈庆*/医院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专家组本文内容为健康科普,不能作为临床诊断及医疗依据,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