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发生安全事故频发 折损品牌价值资讯中心
金凤成祥爆炸现场
昨日上午,东城区光明中街金凤成祥面包房发生燃气爆燃,下午朝阳区某大型外资超市顶层发生火灾。发生安全事故之后,北京商报随即致电金凤成祥,得知企业负责人已经集体赶赴现场处理事故,因此无人可以接受采访。据了解,金凤成祥门店发生事故的原因初步为液化石油气钢瓶泄漏引发爆燃。上述大型外资超市则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15时3分超市顶层发生火灾,过火面积70平方米,门店第一时间报警并迅速组织所有人员撤离,15时36分,火情被扑灭,无人员伤亡 。
事实上,北京乃至全国商业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并非个案。今年初,昌平区回龙观云趣园一区对面的物美超市也发生了火灾。直到半年之后,该超市才得以重张。不过客流比之前下滑明显。更早之前,物美其他门店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故。
尽管从多数案例看,商业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多造成的是财物损失。但在业界看来,企业物品的损失可以精确统计,但由此对品牌带来的负面影响很难测量。当消费者走过熟悉的卖场时,脑海里闪现的不再是愉悦的购物体验,而是一丝不安的念头,恐怕这家连锁企业将丧失这位忠实顾客。品牌积累良好的口碑可能需要数十年的沉淀,但丧失却只是一瞬的闪念。
由于正值炎炎夏日,昨日北京的最高气温更是攀升到37摄氏度,这似乎让安全事故具备发生的条件。但对于和消费者接触最紧密的商业企业而言,高温绝对不是安全事故发生的理由。商业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真正原因恐怕还是管理的疏漏。而管理疏漏很可能让来之不易的品牌价值付之一炬。
(北京商报 邵蓝洁/文冯中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