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真的笑脸,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有这么一群人,也许我们不知道她们的岗位名称,更不知道她们的名字。但她们默默地付出着,让孩子的笑脸更灿烂,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她们就是奋斗在免疫规划战线上的工作人员,她们的工作对于保护儿童健康和生命,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必不可少。
今天我们来认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长、公共卫生主任医师耿纯梅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主任王巧兰。聆听幕后英雄的故事,感谢她们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负重前行。
耿纯梅:走遍多个乡镇卫生院,
只为不落下一个
年,大学毕业的耿纯梅来到了巴彦淖尔市防疫站,成为了一名计划免疫工作人员,没想从这一刻起,她坚持了27年,并还将一直坚持下去。
当时这个年轻的女孩,给孩子们吃“糖丸”、打防疫针,每次都是满脸笑容,热情洋溢,让前来的妈妈和孩子都非常喜欢。
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只是简单打了一针,耿纯梅却知道,这是为孩子的健康建了一个“保护屏障”。
市里的孩子大多数都能来按时接种疫苗,可是农村和牧区的孩子呢?这是耿纯梅心里最惦记的。于是,巴彦淖尔市所辖多个乡镇孩子们的疫苗接种工作,成了她的工作重点。
这名看似柔弱的女子,却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跑遍了多个乡镇的每一个角落。
那时候,去牧区交通不方便,她和同事经常搭一种被老百姓称为“”的越野车,走在颠簸的小路上,整个人晃得晕头转向。但只要一到了地方,她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往牧民的家中。由于路况不好,无数次车子半路抛锚,耿纯梅和同事们从第一次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镇定自若,俨然成了“推车高手”。
年的冬天,一次在去乌拉特中旗牧区的途中,大雪纷飞。车子半路抛锚,她和同事一起推车,推了三个多小时才找到一户人家,那时已经是深夜了,耿纯梅的眉毛上都是厚厚的一层冰,脸冻得发紫。她却跟同事开玩笑:“巴市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牧区”。
就是这样艰苦的环境,她和同事一直坚守了下来。英雄也有脆弱的时候,只是她们的信仰无比坚定。
年12月5日,正值脊灰疫苗免疫期间,她与一名乡镇防疫员一大早兵分两路到农牧区给孩子服糖丸,当天晚上十点多,得知那名防疫员在给小孩喂服糖丸的路上不幸遇难,那一刻,她站在数九寒天、冷风刺骨的夜晚,内心五味陈杂,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她真想立刻逃离这冰冷的寒夜快快回家。想到过放弃,想到过转行,但是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最终让她坚持了下来。对于正值青春年华的她,这场经历无疑成为她恪尽职守,牢记使命的一次灵魂洗礼。
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在耿纯梅科长的带领下,巴彦淖尔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已由八十年代的60%提高到了现在的95%以上,已连续27年未发现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小儿麻痹病例,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面对这样的成绩,耿纯梅更高兴的是更多的孩子因此得到了生命的保障,可爱的孩子不会因传染性疾病失去自由和幸福,天真无邪的童年不会因无情的传染病后遗症套上沉重枷锁……
当耿纯梅成为主任医师后,除了具体的工作之外,她更注重免疫规划相关知识对老百姓的宣传,因此也更忙碌起来,要去不同的地方进行免疫规划知识讲座,要对预防接种医生进行培训指导……
耿纯梅科长这些年做了几十场的科普讲座,“如何能让外行人听得明白,这才是最重要的”耿纯梅动情地说。这么多年来,除了亲历亲为的宣传,她还通过巴彦淖尔电视台、广播电台、行风热线、新闻聚焦、河套微传媒等多种形式传播免疫规划科普知识,让这些知识为老百姓所熟知。
耿纯梅科长坦言,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在增加,作为一名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自豪感也在增加,看着办公室里60多个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这既是对自己的肯定,更是对自己的鞭策。一辈子所从事的行业,能让更多的人受益,尤其是孩子们受益,她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王巧兰:守护近万名孩子健康的
“天使妈妈”
“王主任,我们又来听您的课了!”星期五的上午,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妈妈课堂”,一位宝宝的妈妈正在向王巧兰主任问好。
和这位妈妈一样,许多宝妈都把听王主任的讲座成了必修课,每个星期都会来听王主任讲接种疫苗的知识。
为大家进行专业讲座的就是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主任王巧兰。她从事着计划免疫工作,一直孜孜不倦,是守护近万名孩子健康的“天使妈妈”。
医院护理部主任兼手术室护士长的王巧兰,年调任赛罕区昭乌达路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医务”却对计免工作“一头雾水”。
怎么办?知道接种的对象是正常儿童,她当然知道工作的重大。她心里当时只有一个字“干”。
自己不懂的马上学习,查相关资料、向相关人员请教,资料数不清翻了多少,笔记不知道记了多少,就这样由原来的“门外汉”成了专家。她同时派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兄弟单位学习计免知识,有时还派出到省外学习先进经验,不定时的邀请计免专家来中心作讲座。经过前期不懈努力,不到半年时间,赛罕区昭乌达路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计免工作不仅步入了正轨,还成了呼市的示范中心和预防接种示范单位。
成为预防接种示范单位后,王巧兰主任并没有停下,她带领同事多年努力,从接种程序上严格管理,形成标准化,在硬件上更是严格要求,配备了海尔智能冰箱和世窗接种系统,年6月服务中心作为赛罕区的试点完成了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实现更安全高效地为接种儿童服务。目前辖区服务儿童余名,每日接种量—左右,多年来计免工作未发现一例差错及事故。
一些刚当妈妈的人,对接种疫苗有许多不懂的地方,甚至有人会错过接种时间,王巧兰想了各种办法来帮助她们。她建了数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