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推进疫苗接种加快构建免疫屏障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2月11日召开发布会,介绍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有关情况。
问:目前,全国12岁以下的儿童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工作,是否有不良反应?情况如何?
答: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过程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的监测,其中也包括对3-11岁儿童不良反应的监测。截至12月3日分析的结果,儿童不良反应总体发生情况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问:怎么理解动态清零?
答:所谓动态清零,是指当出现本土病例时,我们所采取的综合防控措施的一种集成,以便快速扑灭疫情,实际上是中国疫情防控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也是现阶段我们疫情防控的一个最佳选择和总方针。从专业的角度、科学的角度来看“动态清零”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及时主动发现传染源。第二,一旦发现有病例出现的时候,就要快速采取公共卫生和社会的干预措施。第三,有效救治。主要运用中西医结合等方法,尽快、尽量阻止疫情的进展。
问: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动态清零”?
答:在现阶段,我们立足抓小、抓早、抓基础,提升疫情防控和早发现的能力,充分利用疫情发现之初的黄金24小时处置时间,在充分发挥检测队伍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流调和监督队伍的作用,突出“快”字,在疫情没有扩散之前,或者感染者还不具备传播能力之前,把密接者、次密接者找到,力争用一个潜伏期左右时间控制住疫情的社区传播,是“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体现。需要在“科学精准”上下更大功夫,做到“四个结合”,即指挥系统平急结合、行政与业务相结合、专兼结合、群众工作与卫生工作相结合,疫情发现一起彻底扑灭一起,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问:儿童接种水痘、手足口病、流感等疫苗对接种新冠疫苗是否会有影响?需要间隔多久接种?
答:为了减少可能存在的影响,包括不良反应的诊断鉴别,目前我们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当中规定了,除了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以外,与其他疫苗要间隔14天接种。在当前情况下建议优先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其他疫苗达到了规定的时间间隔,也要及时去接种。在这期间,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问:对变异毒株的预防有没有相应措施?
答:目前来看,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否比德尔塔变异株具备更强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风险,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奥密克戎变异株不影响我国现有核酸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我国监测体系具备及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输入病例的能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严密跟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趋势,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策略,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和货物管理,严防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输入和传播,加大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研究,为精准化防控和疫苗研发等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关于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科学认知、流行风险,也会及时向社会公布。广大群众应该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等有效的防控措施,共同抵御新冠病毒变异株带来的风险。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引导60岁以上老年人加快接种,积极稳妥开展3-11岁人群疫苗接种工作,进一步提高重点人群接种率,为疫情防控工作赢得主动。
问:偶合反应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答:偶合反应或偶合症是指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正好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发病前的状态,接种疫苗后,这个疾病巧合发生,这种情况叫偶合反应,或者叫偶合症。实际上,它的发生跟接种疫苗没有关系,也不属于不良反应的范畴。
根据监测结果和偶合症发生的规律来看,60岁以上人群,偶合症发生率会稍微高一些。因为60岁以上老年人有一些是处在基础性疾病的潜伏期,还有一些已经有了基础性疾病,在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发生或复发的情况,这都属于偶合反应。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老年人接种疫苗的时候,假如有基础性疾病,一定要在稳定期来接种疫苗,这也是把这种偶合反应风险降到最低的措施。
问:针对变异毒株不断出现的情况,是否会考虑进一步提高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能力?
答:随着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我们现在的核酸检测仍然是发现病毒的有效方式,特别是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突变位点是在S蛋白基因上,而我们现在使用的核酸检测的靶标是ORF1ab基因和N基因,不在它的突变区域内,因此核酸检测仍然是我们下一步疫情防控的主要方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