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陈毅的长子陈昊苏出生,当时正处在抗日战争时期,虽然经过几年的战斗,战事已经趋于稳定,但双方都陷入了焦灼的消耗战,陈毅所带领的新四军处境依旧不安。因此陈毅妻子张茜为了安稳的生下陈昊苏,便离开了驻地转移到了苏北乡下。孩子最终顺利出生,陈毅在得知自己做爸爸的消息后,也是立马赶到了苏北地区,并给孩子取了名字和小名。陈毅待了几天便因前线战事吃紧,很快就回到前线部队去了。
当时给张茜接生的是奥地利的罗生特医生,他看到陈毅不顾刚出生的妻子就要走,顿时生气的大喊让陈毅留下,并大声质问陈毅没有感情,妻子刚刚产完孩子,不多陪几天就要走。在奥地利人的眼里,妻子生孩子是一件庄严的喜事,必须得由丈夫把鲜花送到妻子的手上,并且还要好好关爱妻子。陈毅不顾妻子,只顾着军队,这在奥地利医生看来是不称职的,这样的丈夫必须得好好说教一下。医院的负责人赶忙出来打圆场,他对罗生特说陈毅非常爱自己的妻子,只是现在军队却是事比较多,民族大义在前,他必须得回去处理一下事物。随后还拿出陈毅曾给妻子写过情书的证据,这才打消了罗生特心中的愤怒。想必很多人都很好奇,这位罗生特到底是谁,为什么他敢这样跟陈毅说话?
罗生特出生于年,是一名奥地利犹太人,由于家中是经商的,所以家庭条件也算比较优越。在罗生特博士刚毕业的那年,就进入了当医院,在医院他积累了宝贵的救治经验,几年之后成了奥地利名列前茅的妇科专家。年,法西斯罪首希特勒打开了奥地利的国门,我们都知道希特勒非常仇视犹太人,因此纳粹在占领奥地利后,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抓捕犹太人,罗生特也未能幸免,被扔进了纳粹德国的战俘营中,每日不断的重复做着各种辛苦的工作,稍有不注意就会被毒打。就这样罗生特在纳粹集中营待了数月,直到德国人失去折磨他的兴趣后,才被放逐出了奥地利。此时罗生特看着遍地战火的欧洲,一时间不知道要去哪,随后他联系到了以前的医生朋友,朋友告诉他东方的中国需要他的帮助,他也能在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他便踏上了去往中国的旅程。
数月之后,罗生特漂洋过海来到了我国的上海,并在上海与人合作开办了一家西医诊所,很快,他就凭借出色的医术,打响了自己的名气,在上海这个大都市站稳了脚跟。此时的中国也饱受法西斯的压迫,罗生特对此深有感受,为了帮助让自己重获新生的国家对抗法西斯,罗生特加入了当地犹太人创建的组织,一起为反法西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个犹太人组织的领导者叫做希伯,他是共产国际在德国的重要成员,因此他与我党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久前他刚刚去新四军的战斗前线考察过,深知新四军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急需拥有丰富经验和医疗技术的医生,因此希伯找到了罗生特谈话,希望他能帮助新四军救治伤员。罗生特听完希伯的话后没有多说什么,第二天就收拾了行李赶到新四军的驻地,对他来说帮助新四军对抗日军,就是完成自己对抗法西斯的信念,为此他义无反顾。
在来到新四军的驻地盐城后,陈毅和刘少奇都对罗生特的到来表示了欢迎,等罗生特熟悉了各项工作后,陈毅便在军中为罗生特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在仪式上陈毅发言,说中国并不是孤军奋战,世界上的有义志士,也在进行反法西斯活动,罗生特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随后陈毅便让罗生特担任新四军的卫生部顾问,主要是处理新四军中各个部队所出现的一些高难度的病,为新四军培养能负担一些医疗工作的人才。罗生特的到来有效降低了新四军的伤残率,当时有一名在战场上受了重伤的战士,被抬到了罗生特等医生的面前,其他医生看病人的脚踝出现了淤血泛青的症状,再加上又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便断定是感染了破伤风,这在当时是非常可怕的病,一旦感染破伤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必须得及时进行截肢,才能保住性命。
但就在其他医生准备动手术截肢的时候,一直在旁边观察病情的罗生特却阻止了,因为他认为这并不是破伤风,病人还有救治的希望,不能着急截肢。最终也证明了罗生特是正确的,病人医院。除此之外还有一次,那天夜晚天空正下着大雨,突然有两个附近的村民找到了新四军的驻地,求助新四军派一名医生,跟他们回去救治难产的孕妇。罗生特听后立马背起了药箱,沿着满是泥泞的山路,跟随村民见到了难产的孕妇。此时孕妇的状况已经非常危急,不仅没有了力气,更是陷入了昏迷状态,罗生特赶忙进行救治,期间他还拿出自己受到嘉奖时获得的毛巾,为孕妇创造了干净卫生的分娩条件,最终在他的倾力救治下母子平安。
在新四军期间,罗生特总结了治病的经验,撰写出了一篇军医读物,并交给了陈毅。陈毅收到罗生特的书后,先是表示了真诚的谢意,随后安排人把书送到上海印刷,并传给全军阅读,提高了军医的医疗水平,使得许多战士保住了性命,罗生特也因此被人称为“新四军白求恩。”陈毅等人也对罗生特非常照顾,知道罗生特非常喜欢喝咖啡,所以一旦缴获的物资中有咖啡,都会第一时间给罗生特送去。除了对一生所爱的咖啡无法割舍外,罗生特拒绝了陈毅提供的所有特殊待遇,坚决要与普通战士同等条件,吃一样的饭、睡一样的床、穿一样的衣服,不仅如此,罗生特还会把自己的工资拿来买物资,给那些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补充营养。陈毅等人看罗生特呕心沥血地帮助新四军,也逐渐把罗生特视为好朋友,两人建立了非常深厚的革命友谊。陈毅后来还把自己最喜爱的配枪赠送给了罗生特。
罗生特在新四军待了几年后,愈发的认可这支部队,也萌生了要加入共产党的想法。年,罗生特通过陈毅的引荐,联系到了党在华中地区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加入共产党的申请,在考虑到罗生特为新四军所做的贡献,再加上他一向贯彻的反法西斯信念,组织最终同意了罗生特的申请,罗生特也因此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年,八路军的罗荣恒,因为征战多年留下了不少隐疾,某天积攒的隐患就爆发了,罗荣恒出现了严重的尿血症状,许多军医对此都束手无策。陈毅得知了罗荣恒的情况后,派人把他接到了新四军,由罗生特负责为罗荣恒治疗。罗生特在观察了罗荣恒的症状后,怀疑是膀胱出了问题,但要弄清楚具体原因还得进行详细的膀胱检查,但当时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膀胱镜的制作也比较粗糙,会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如果有麻醉药等减轻痛苦的药还好说,但偏偏新四军的麻醉药刚好就用完了,于是也因此陷入了犹豫。
罗荣恒看出了罗生特的顾虑,便让罗生特大胆地进行检查。罗生特在给检查时,粗糙的膀胱镜不时地会剐蹭到膀胱内壁,罗荣恒的青筋也随之暴起,但他愣是没有哼过一声。经过检查,罗荣恒确诊右肾病变,必须放下所有工作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在罗生特的照顾下,罗荣恒的病情得到了好转,但不久之后由于军情紧急,罗荣恒就回到了战场。由于病还没有好完全,所以回到战争后没多久,罗荣恒就再次出现了尿血,陈毅立马让罗生特去罗荣恒的部队常驻,帮助罗荣恒治病料理身体。抗日战争结束后,在罗生特的坚持下,罗荣恒坐上了前往莫斯科治疗的火车。
年3月,罗生特被任命为东抗联军级部队的卫生部长,这是我军外国友人担任过的最高职务。新中国成立后,罗生特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坐上了回国的火车。罗荣恒得知后送了一块珍藏多年的怀表,陈毅也送了罗生特一身西服以作纪念。年4月,罗伯特在奥地利去世,享年4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