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由于本身的控制力不够,包括在情绪、生活习惯方面,这些方面做得不够好,需要时间去改善。
如果身边的父母对待孩子的这些问题经常只有责备和辱骂,那孩子的内心只剩下自卑和绝望。
经过孩子尿床的问题,我感触很深。
昨天一整天我几乎都有事做,中午也没有午休。晚上实在太累了,就想早早带着孩子休息。
如果按平时的作息,孩子睡觉前上了厕所,晚上都是不会尿床的,后来才发现他在睡前喝了一盒牛奶,还喝了很多水。
我还记得孩子爸爸回来开房间门,那时我没睡着,孩子也还没睡着。然后不知道睡了多久,我好像做梦一样,听到孩子哭着说了什么,我就是听不清他说的内容。
我想可能是我太累了,根本没法跟孩子一块起床,带他上厕所。
然后模模糊糊地看到孩子就傻坐在自己的小床上,我连忙爬起来,问他怎么了,他只顾着哭,我下意识地去摸床单,床单是湿的。
原来他没叫醒我,自己也没开灯去上厕所,就直接尿在了床上。
当时我就大声地斥责他,那时是晚上12点了,我的声音估计连楼上楼下的邻居都听到了,这是我第一次晚上这样对待孩子。
我很郁闷,心里想着这个孩子怎么了,为什么不会自己想点办法。
孩子也很难受,撅着嘴唇,闭着眼睛哭,一脸委屈样,孩子爸爸听到声音也走了进来,他的反应也是责备孩子,孩子哭得更加伤心了。
给孩子换洗的过程中,他都没有停止哭,我也没有停止说话,他很无力,只能任我们怎么处理。
我看着孩子的样子突然觉得我做得有点过分了,如果我不那么大声苛责他,他或许不会往心里去。
我拥抱了孩子,然后把他抱给了孩子爸爸,跟孩子爸爸说,你就不要再去说他了,孩子爸爸心疼地抱住了孩子,孩子躲在爸爸怀里,平静了。
我们三人一起睡到了次卧,睡着之前,我又跟孩子把事聊开了,教他下次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我也反省了自己,然后互相说对不起,平息了大家的情绪。
我找到了原因,明白了其实孩子也不想这样,他就是控制不好情绪。
情绪不对,做什么都不对,这是孩子要花时间去改变的,也是我需要去改变孩子的。
后来我在想,孩子为什么会想上厕所,我没回应他,他就不去厕所。这其中的原因跟家人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对待孩子有很大的关系。
孩子做了大人不能接受的事,被过多地指责,让孩子不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做好,面对一些事情觉得自己做不好,有畏难情绪。
这样的孩子犯了错,本能反应就是自己一定会被爸妈责备,什么都不敢做,只好呆在原地,什么都不说,因为他害怕,紧张。
而害怕、紧张的情绪让孩子无法发挥他的能力,做不好事情,也容易犯错。自卑感,无力感都伴随着孩子。
那遇到孩子有这种情况,一定要记住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去接纳孩子的情绪,对孩子多些理解,少点指责吧!
小D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