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度下降,天气又开始对宝宝们“冻手冻脚”了!
每年冬天如何给宝宝安全“取暖”,是妈妈们非常关心的话题。
相信不少妈妈们早已买好了暖水袋、暖宝宝、取暖地垫等,但是冬季使用一定要注意安全性哦,小迪今天帮大家整理了各种取暖器的测评。
室内取暖神器测评
小/太/阳
安全指数:★★
图源
网络
升温快、局部取暖效果直接、价格美好……
但有多方便、就有多危险:
“小太阳”发热部位最高温度可达℃以上,卫生纸接触发热部位可瞬间燃烧,毛巾放在上面长时间烘干也能被点燃。
6周岁以下儿童的视网膜未发育成熟,“小太阳”的高温会导致眼睛干涩。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会导致角质层受损,引发角膜炎。
划重点:
不推荐给有孩子的家庭使用。
浴/霸
安全指数:★★★
图源
网络
北方妈妈洗澡:准备十分钟,搓澡半小时,好热好舒服!
南方妈妈洗澡:预热半小时,洗澡十分钟,迅速用浴巾裹住!
所以浴霸常常作为浴室救星出现,却总伴随着爆炸、损害孩子眼睛的负面新闻。
划重点:
最好在洗澡前开启浴霸,等浴室温暖之后再让孩子进去洗澡,洗澡的时候注意不要让孩子直视。
电/油/汀
安全指数:★★★★
图源
网络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露着大腿
她在北方的暖气旁喝着冰水
我在不南不北的江浙沪冻成个*
对不南不北地区的妈妈来说,电热油汀就是暖气的完美平替——空气不干、无噪音、供暖效果出色、温度可调、有些型号还能烘衣服。
但它采用的是电加热气化油体供暖,所以使用时注意不要倾斜、倒放,以免干烧造成安全隐患。
划重点:
要注意没有标明“浴室可用”的电油汀,在潮湿环境也会有漏电隐患。
贴身取暖神器测评
暖/宝/宝
安全指数:★★
图源
网络
大部分暖宝宝的原理是“铁氧化反应放热来发热”,使用时的温度大概有40~50℃,保暖时间大约为10小时,长时间接触很容易造成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的特点就是,损伤的面积不大,但伤得却很深。
高温烫伤会让人第一时间就躲闪,可低温烫伤非但不会躲,甚至还感觉舒适,让人没有一点点防备。
所以,如果你要问它能给孩子用吗?
回答当然是NO!
划重点:
不可贴身使用,最好隔几层衣服再用。
热/水/袋
安全指数:★★
图源
网络
历史“悠久”的取暖神器热水袋,花样也是越来越多:插电的、灌水的、卡通的、印花的、橡胶的、塑料的……
热水袋使用者请注意:
选购热时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
插电式的要选择有3C标志的电热丝式热水袋;
充电时让孩子远离;
不要长时间使用,使用时最好在外面包裹一个保护套;
灌水式热水袋,注70%的水即可。
划重点:
推荐选择电热丝式热水袋:在这种热水袋底部能摸到像网一样的物体
不推荐电极式热水袋:在这种热水袋里能捏到两截硬邦邦的圆柱体
电/热/毯
安全指数:★★★
图源
网络
暖暖的电热毯,无论是谁都会想在上面躺一天吧。但电热毯其实带来的麻烦也不少,每年都有关于电热毯漏电、起火的新闻爆出来。
而且电热毯直接接触人体皮肤,容易导致水分的蒸发,从而使人体缺水、皮肤和呼吸道干燥;何况宝宝还很容易尿床,电热毯遇水可能会短路、漏电,想想也是蛮恐怖的。
划重点:
电热毯尽量不要给孩子使用;
如果要用,购买前也要买3C认证的产品;
提前暖好床铺,上床后关闭电源,放好隔尿垫;
储藏时尽量减少折叠,尽可能降低安全隐患。
无论是遭受北方冬天的干冷物理攻击,还是南方冬天的湿冷魔法攻击,小迪都陪妈妈们安全带娃过冬哦~
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