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的偶尔尿床事件,会成为全家人茶余饭后的笑谈,在父母充满爱的调侃后会隐藏着孩子小小的不好意思和些许小小的担心。第二天清早,跳起来看,谢天谢地,今夜安然无恙!可有些孩子没那么幸运,尿床是常事,家长是真担心,而孩子的小心情呢,哎……现在,有不少家长都知道,小儿尿床是一种病——小儿遗尿症,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事。
孩子被尿憋醒、尿床
会是什么原因?
大多数孩子1-2岁期间就可以慢慢养成自主排尿的习惯,一觉睡到天亮,醒来了再去排小便。因为小儿“肾常虚”的生理病理特点,这个阶段出现尿床、夜尿也是可以接受的。孩子的形体、器官还没发育完全,排尿自控能力仍处于锻炼阶段。
但是如果3岁以后尿床的频率还是很高,家长就要有所警惕,要么是习惯培养得不对,要么是身体有健康提示。
孩子尿床一般会有以下原因:
1、习惯不好
?睡前喝水、喝奶太多
孩子一岁后,睡前一小时要戒夜奶和水,对脾胃有帮助。
?养成夜尿的习惯
尽量让孩子在睡前上洗手间,养成一觉睡到天亮的习惯。
2、体质差,气不足,固摄弱
控制不住尿床,大多是气虚,固摄能力弱。家长可以观察:这类孩子在精神比较差、玩得很累、被责骂或者发脾气等时候,尿床就会更频繁。
●肺、脾、肾不足,阳气不够
中医认为,肺、脾、肾不仅主司一身之气,还起着调节身体水液的作用。肺、脾、肾共同推动着人体水液的运转与分布。而孩子的体质特点就是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不足,顾护不到位就很容易造成肺脾肾虚。
如果孩子眼袋大、发紫、脚心*,瘦、还有过敏性疾病,明显是脾胃能力不足,肺脾气虚时间长了,就要靠肾气补。当孩子肾气消耗过大,膀胱就会失去阳气的温煦而虚冷,对尿液的固摄能力减弱。这种孩子除了表现为尿量多、尿清而长,还容易出现手脚冰凉、怕冷、乏力、记忆力差等情况。
早产儿、长期有过敏性疾病的孩子、长期脾胃功能受损的孩子,都是尿床高发的群体。大多都是肺脾肾虚,体质较弱,尿床只是一方面,此时家长不能只盯着改善某一个症状,而是应该整体改善肺脾肾虚的问题,这点很重要。
●生病、病后体虚
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出现如发烧、脑炎等情况,尤其是用了抗生素等攻伐较猛的药物之后,也很容易出现尿床的情况;此外,出现尿路感染时,也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这时候生病对身体的消耗可能已经伤到肾气了,病后的调护就尤为关键。
3、情志受损:
孩子因为精神和情绪问题导致尿床也是很多见的。
●受惊吓
白天玩得太疯,或者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受到惊吓,都会导致孩子情志受伤,肾气受损。
●紧张情绪
有些孩子尿床,家长会不断责骂,把尿床这个事看的太重,每天都在盯着这个事,孩子心理压力很大,那么尿床就很难好,还会导致尿床的加重。
长期尿床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个矮、偏瘦或虚胖,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形成胆小、孤僻、自卑等异常心理。此外,有研究认为,尿床还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展,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差,智商比正常儿童低。在此特别提醒家长们,孩子尿床应早调理、早治疗。
哪些方法能温阳补肾
改善孩子尿床?
从小儿的生理特点来看,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水液代谢与肺脾肾三脏有关,而与脾肾二脏关系密切,脾肾为先后天关系,且肾主骨生髓、开窍于二阴,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主升清,不论是生理还是病理都应着眼于脾肾,补中益气与缩泉即是此意。肾足脾旺则症愈。
?艾叶泡脚温阳
可用艾叶50克,开水煮沸5~10分钟,用冷水调节水温或者放凉,温度控制在38℃左右,不超过40℃,避免烫伤孩子的皮肤;如果温度太高,孩子的脚不敢放进去,就不要强迫。泡10~15分钟,不宜泡脚时间过长,微微出汗,不能出大汗;一周1~2次,不宜每天泡脚,避免伤了孩子的阴液。。。
?调理脾胃
肺脾肾虚的调理,首先一定是调脾胃。脾土生肺金,脾胃好肺气自然足,也避免了肾气的进一步损耗。此外要补肾少不了食补、药补,消化能力好才有食补的基础。调理脾胃的方法,就是先控制饮食,不要着急让孩子进补,而是先让孩子不积食,减少脾胃负担;消化好的时候健脾养胃。大多数孩子脾胃好了,尿床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补养肾气
孩子脾常不足,肾常虚,但是我们不能把给成人补肾的方法用在孩子身上,一些大人用来补肾的补品大多是不合适孩子的。要选择性质温和的食物,如:黑米、小米、黑豆、核桃、黑芝麻、栗子、芡实、*鳝、泥鳅等。日常控制不积食,消化好无病痛的时候用食疗方。不要太过急切的补肾,耐心的健脾、补气、益肾,就能把孩子的体质慢慢调理过来。
往期精彩回顾大风+寒潮警报:明天最低-4℃度!是时候拿出珍藏已久的棉袄了。。。立冬养生滋阴固肾藏好阳,来年春天把个长~10个感冒的孩子里,就有1个是过敏性鼻炎!如何防护,看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