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期,所有的人都闷在家里不能出门,医院也成了大家能不去就不去的地方。
可是眼看就到了宝宝该接种疫苗的时间,该怎么办呢?本来2岁以内就有很多针要打,疫情一来,不知道要耽搁多少针疫苗.....
我相信很多妈妈都会为此非常纠结,前有新型冠状病*,后有疫苗接种月龄限制,真是进退两难!
为了缓解大家的焦虑,满妈特地查找了很多专业的资料和医生的建议,帮大家把关于要不要打疫苗,能不能推迟以及有什么影响等等问题,做一个集中的梳理,争取一篇搞清大家的疑惑。
参考资料如下:
中国预防医学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肺炎流行期间预防接种参考指南(第一版)》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之预防接种篇》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儿童预防接种防控指引(第一版)》医生张思莱微博,首都儿研所保健科主任王琳就疫情期间疫苗接种的直播讲座
到底能不能带孩子去打疫苗?
医院的儿保门诊接种常规疫苗,那就要先看所在辖区的儿保门诊开不开放。
儿保门诊必须要根据指南对当地疫情情况进行分级评估,只有在相对安全的等级里,儿保门诊才会开放。
至于怎么分级,没有必要了解,大家只需医院,问一问儿保门诊是否开放,就够了。
△疫苗手册上,医院的联系方式
如果儿保门诊开放,也就说明当地疫情可防可控,疫情很轻微甚至没有,安全系数较高。
这样的话,接种疫苗过程中感染新冠状病*的风险非常低,还是可以去的。
如果连开放都没有,别纠结啦,一定是不够安全,等就对了!可,是!依然有不少妈妈认为,就算门诊开放了,也不够安心...
疫苗接种能不能推迟?最多推迟多久?对免疫效果有影响吗?有四种疫苗,不需要评估疫情,
必须及时进行接种的!
1.卡介苗(新生儿出生后在产科接种)
2.乙肝疫苗第一剂(新生儿出生后在产科接种)
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婴儿还应及时接种第二、三次。
3.狂犬病疫苗
4.破伤风疫苗
除此之外的疫苗,
其他疫苗均可以在短期推迟接种。
1.卡介苗:4周岁之前的任何时间完成接种均有效。
2.乙肝疫苗:建议12月龄之前完成三剂次接种,每剂次间隔至少28天,超过12月龄接种同样有效。
3.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三剂次基础免疫,但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三剂次均有效,每剂次间隔至少28天。
4.A群流脑多糖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但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两剂次接种均有效,每剂次间隔3个月。
5.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但12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一剂次接种均有效。
6.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建议最好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但24月龄之前任何时间完成一剂次接种均有效。
△以上建议仅适用于当前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
这样看来,接种时间还是相对宽松的。
再加上最近疫情防控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推迟接种时间基本在有效范畴之内,不会对疫苗的防护效果产生影响,大家不必太过焦虑。
如果是我,满妈是不建议大家在疫情期间带娃接种那些非必要的疫苗(除上述4类)。不管哪种接种机构,都不可避免和人接触。
成年人有防护意识,也有防护措施,戴口罩、勤用酒精洗手液消*。
但2岁以下的小朋友很难买到适合脸型的口罩,也不愿意佩戴,小手还猝不及防的乱摸,再猝不及防的放进嘴里,实在是很难做到周全的防护。
长久闷在家里的孩子突然出门,可能会一下子不适应环境变化而生病,再加上可能出现的疫苗反应,难免让大家心生焦虑,还是能免则免吧。
现在不适合挑动大家敏感的神经,更何况还是自己的娃。
延迟接种会不会影响疫苗的防护效果?在短期内延迟接种第一针,大多数疫苗不会影响免疫效果。
现在全民居家隔离、深居简出,孩子接触到传染病的几率非常低。就算没有疫苗保护,孩子目前也是比较安全的。
如果宝宝已经接种了任何一种疫苗的第一针或者前几针,就已经获得一定免疫能力。后续疫苗延后接种,不会对免疫效果产生多大差别。
二类疫苗一般会对月龄有较严格的要求,
错过了接种月龄、年龄怎么办?大家最关心的,要数接种比较密集且时间限制比较苛刻的五联疫苗和13价肺炎疫苗。
13价肺炎疫苗采用“3+1”的接种程序,分别在2、4、6月龄,接种前三针,在12-15月龄加强免疫一针。
如果疫情期间刚好卡在13价疫苗的接种期,影响了某一针的接种,采取“2+1”程序也是可以的(英联邦国家就一直采取这种接种程序),免疫效果不会比“3+1”差多少。
五联疫苗也采用“3+1”的接种程序,基础免疫针3针,分别在2.3.4月龄或者3.4.5月龄进行,在18月龄加强免疫1针。
如果疫情影响了五联基础免疫针的接种,在12月龄内补齐三针,也会产生同样的免疫效果。
其他的二类疫苗,等疫情结束之后,按照补种程序接种就好。
大家不用担心针很多倒腾不开,疫情结束后相关部门一定会提供相应的补种程序建议,大家只需要和儿保医生沟通,就可以了。
其实,推迟疫苗接种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比如接种时刚好孩子生病,或者离开居住地一段时间,都需要后续补种。
满满小时候*疸3个月不退无法打针,落下很多疫苗。*疸退后,儿保医生很快就帮满满协调好所有的针次,仅用了三四个月,就补齐了所有疫苗。
So,大家真的不要那么焦虑。
疫情过后补种,优先选择哪些疫苗?一句话,听儿保医生的!
医生会根据月龄和需要补种疫苗的种类及重要性,见缝插针,尽快给孩子做好最全面的防护。
像对婴幼儿早期提供关键保护的疫苗:乙肝、麻疹、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等,会是最先接种的疫苗。
不过,疫情结束之后,难免儿保门诊扎堆,人群密集,建议家长选择联合疫苗减少针次。
比如五联疫苗,能把原先需要常规接种的12针次降为4次。这医院的次数,还可以留出更多档期补种其他疫苗,可以早点把落下的疫苗补齐。
决定要在疫情期间打疫苗,
应该做好哪些准备?经过权衡,你依然确定要带孩子去接种某种疫苗,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保证所有人的健康平安。
接种前
提前和社区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电话预约,这样不仅可能避开人流,还能减少等候时间,能少和他人接触就少接触。
接种当天先确认宝宝的健康状况,提前测量体温。如果宝宝发烧(超过37.3℃),感冒,腹泻,严重湿疹的情况,那就算了吧。
确定宝宝状况OK,那就准备出发吧!给宝宝穿上容易穿脱的衣服,开上私家车,戴好口罩,包里备上酒精免洗洗手液和消*喷雾,做好安全防护,医院,前进!
接种中
医院之后,用小被单给孩子做个简单的包裹/盖一下头部,与周围人至少保持1m以上的安全距离,主动告诉医生宝宝的健康情况和近期出游史。
接种完要抓紧给娃穿好衣服,及时保暖,避免吹风,别让宝宝感冒。
接种之后,一定要留观30分钟再离开。如果留观室人比较多,也可以选择在私家车里观察等待(医院里,且离儿保门诊很近的位置)。
医院里其他僻静的地方呆着,千万不要打完针就立刻回家。
接种后
接种+留观无异常之后,大家就可以带孩子回家了。抱孩子的养育人千万注意,双手消*之前千万不要摸孩子的脸。
回家之后,大家要把外套、鞋子留在门口区域再进其他区域,双手消*清洗之后再摘口罩,清洗脸部、颈部之后更换居家服,再帮孩子更换衣服。
之后,就要留心观察孩子的情况啦。一些小朋友会有轻微的疫苗反应,比如发热,接种处红肿,按照常规正确处理就好,不要过度忧心。
最后,满妈再聊一个经典论题...
“二类疫苗到底有没有必要接种呢?”
不管别人怎么样,满妈几乎把所有的疫苗,都给满满打全了(五联和13价肺炎疫苗没打,满满超龄没赶上)。为什么呢?因为我想尽可能降低孩子生病的可能!
虽然疫苗不能让孩子百分之百不生病,但确实降低了染病概率,就算患病,症状也会有所减轻,让恢复进程加快不少。
比如流感疫苗,满满在三个流感季中两次全身而退,一次中招了但恢复的极快。而今年入秋满满因为夏季患肺炎,没有及时接种流感,结果不幸中了乙流的招,再次引发肺炎。鉴于此,我决定明年全家一起打流感疫苗。
还有一件事,让我更坚定的给娃接种所有疫苗....
在满满1岁之前,水痘疫苗作为二类还需要自费,就在满满生日前后,水痘疫苗忽然升级为免费的一类疫苗!让我愉快的省了一百多块钱。
这说明什么?没有疫苗是不重要的,有些没有列为一类苗可能只是暂时。
毕竟咱们中国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所有疫苗全部实现免费,还需要努力一段时间。
所以国家先把最要紧最要命的疫苗列为免费的一类苗,尽全力保护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
所以,满妈建议,只要大家经济条件允许,二类苗也尽可能都接种。(除了23价肺炎疫苗,这种疫苗是专门给体质较弱的儿童和老人接种的,健康状况良好的宝宝可以不打。)
好了,就是这样。
大家还有什么纠结吗?我们留言区里见~
这是「满曰成长记」
只希望用接地气的方式,把育儿书和专家的理论派变成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