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际,一位“全副武装”的小朋友在奶奶的搀扶下,满头大汗的跑进急诊科。他头上裹着小棉被,胖嘟嘟的样子和奇怪的打扮引来了旁人好奇的眼光。到了诊室,揭掉棉被,发现孩子额头上有一处伤口。原来是在玩耍中不小心碰伤了额头,奶奶担心伤口受风引发破伤风,急中生智,用小棉罩住了额头;一名手外伤患者,伤口处理完后,拒绝打破伤风疫苗,理由很简单,伤口都缝上了,还包着厚厚的纱布,伤口不受风就不可能得破伤风!从事急诊工作很多年了,类似的患者屡见不鲜,“伤口不见风,不患破伤风”是真的吗?
什么是破伤风?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专性厌氧菌,广泛存在于灰尘、土壤、粪便中,生存能力极强,芽孢耐热、不易被化学试剂杀灭,℃的高温都要持续1小时才能消灭它。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通过皮肤或粘膜的破口侵入人体,引起的以全身骨骼肌持续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中*性疾病。重症患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衰竭,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接近%,即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全球范围病死率仍为30%-50%。
由此可见,破伤风危害极大,但受伤后是否得破伤风,与伤口见不见风关系不大,与伤口处理密切相关。
如何预防破伤风?
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我们应该如何降低自己感染破伤风的风险呢?受伤后,应尽快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伤口处置,第二步就是注射破伤风针了。随着国家卫健委办公厅《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年版)》的发布,我们从注射“精制破伤风抗*素”和“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被动预防时代进入到注射“破伤风疫苗”的主动预防时代。“破伤风疫苗”以其良好的机体保护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实,破伤风的预防工作,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
“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中的“破”代表的就是预防破伤风。全程接种疫苗后可为我们的机体提供5—10年的有效保护。所以,如果小时候全程注射过两种疫苗,12岁前受伤是不用注射破伤风的。那12岁后受伤我们如何预防破伤风呢?《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年版)》也给我们提供了参考标准:
伤口不见风,不患破伤风?错误的认知与处理方式的背后是破伤风知识的误解,是日常生活中对于破伤风隐患的轻视,更是对自我及家人的懈怠。“破伤风”与“风”无关,让我们正确认识破伤风,做好科学预防,规范注射疫苗,远离破伤风侵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