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破伤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常用祛风湿中药介绍
TUhjnbcbe - 2022/10/30 16:07:00

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主治风湿痹症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痹证的产生:

病因:风、寒、湿、热(多兼夹致病)

病位:筋骨、肌肉、关节

病理:气血阻闭不通

病状:肢体疼痛、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筋脉拘挛等

痹证的分类:

①风痹(行痹):疼痛游走不定

②寒痹(痛痹):痛有定处,遇寒加重,得温缓解

③湿痹(着痹):疼痛有重着感

④热痹:疼痛兼有热象,如关节红肿热痛

性能特点:

药性—长于疗热痹的药→药性多偏寒凉性

—长于疗寒痹的药→药性多偏温性

药味—多辛-散/行/苦-燥湿邪

归经—肝主筋/肾主骨-主归肝肾经

使用注意

辨证用药:根据病情,恰当选药配伍。

行痹:佐以活血养营之品;

痛痹:佐以通阳温经之品;

着痹:佐以健脾渗湿之品;

热痹:酌情配伍凉血清热解*之品;

久病体虚,肝肾不足:配伍补肝肾的药物。

部分辛散温燥药物易伤阴血-阴虚血亏/热盛者慎用

注意剂型病程长-多用作丸散剂/膏剂或其他新制剂

多入酒、丸散剂,或制成外敷剂型(①服用方便;②酒能增强袪风湿药的功效)

(一)祛风湿止痛药

独活: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

辛、苦,微温。归肾、肝、膀胱经

①袪风湿,止痛②解表

①风寒痹痛,腰膝酸痛;少阴头痛,皮肤湿痒②表证夹湿

煎服。外用,适量。阴虚血燥,气血亏虚及无风寒湿邪者慎用。肝风内动者忌用。

威灵仙:为毛茛科草质藤本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

辛、咸,温。

归膀胱经①袪风湿,通经络,止痛②消痰水,治骨哽

①风寒湿痹,肢体拘挛,瘫痪麻木②痰饮积聚,诸骨鲠喉

煎服。外用适量。本品久服易伤正气,体弱者慎用

徐长卿:萝蘼科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

辛,温。归肝、胃经

①祛风湿止痛②活血通络③止痒④解蛇*

①风湿痹痛,脘腹痛,牙痛,术后痛,癌肿痛②跌打肿痛③风疹,湿疹,顽癣④*蛇咬伤

煎服。散剂。入汤剂不宜久煎

防己:防己科多年生木质藤本粉防己的干燥根。

苦、辛,寒。

归膀胱、肾、脾经①袪风湿,止痛②利水

①风湿痹证(尤宜热痹)②水肿,腹水,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煎服。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寒、食欲不振、阴虚体弱及无湿热者忌用

(二)祛风湿舒筋活络药

木瓜:蔷薇科落叶灌木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酸,温。归肝、脾经

①舒筋活络②化湿和胃③生津开胃

①风湿痹证,筋脉拘挛,脚气肿痛②湿浊中焦致吐泻转筋③消化不良证

煎服。本品酸收,内有郁热、小便短赤者慎用。胃酸过多者不宜用

蕲蛇:蝰科动物五步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甘、咸,温。有*。归肝经

①袪风通络②定惊止痉

①风湿顽痹,筋脉拘挛,麻风,顽癣,皮肤瘙痒②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肢体麻木,破伤风,急慢惊风

煎服,;研末吞服,每日2~3次;或酒浸、熬膏、入丸散服。本品性温,阴虚内热者慎用。

秦艽:龙胆科多年生草本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

辛、苦,微寒。归胃、肝、胆经

①袪风湿,舒筋络②退虚热③利湿退*

①风湿痹证,风寒湿痹,表证夹湿(最宜于热痹)②骨蒸潮热③湿热*疸

煎服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

桑寄生: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苦、甘,平。归肝、肾经

①袪风湿②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①风湿痹证②肝肾虚损,冲任不固所致胎漏,胎动不安

煎服

五加皮: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

辛、苦、甘,温。归肝、肾经

①袪风湿②补肝肾,强筋骨③利水

①风湿痹证,四肢拘挛②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软、小儿行迟③水肿,脚气浮肿

煎服;或酒浸、入丸散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用祛风湿中药介绍